2025-02-07
考研是一个综合素质的自我建设与提升的过程,学习专业知识只是最基础的部分,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合理的计划安排,得体地进行表达,锻炼健康的身体,培养积极、稳定的心态等等这些都是我们需要面对的。
这些提升,当然可以说是为了考试所进行的一种功利主义的准备,但是我认为如果准备时间充足的话,少一些功利主义的努力或许会让同学们在学习研究的路上更顺利。如果时间紧急的话,那也只能选择一些比较快捷的方式快速提升。
首先我希望大家都可以不经历调剂这一步。但是必须说,调剂是每年将近一半的考生读研的途径,所以真的走到这一步了也要正视这个问题,积极准备,很多人也能调剂到不错的学校,基本上调剂到大于等于本科学校的水平学校就是成功的。
调剂是一件既需要大量准备又需要运气的一件事。分数出来后,只要过国家线就是可以调剂的,分为A区和B区。发现自己单科不过线或者在往年过线边缘、排名靠后,如果可以考虑一志愿外的学校,就得开始着手准备调剂了。调剂的关键指标是本科院校、一志愿报考院校及分数,每个学校每年的要求都是不同,以往可能大多数看本科院校,例如有的要求本科与报考院校双985,今年大多数看分数高低,不考虑一志愿难易情况,有的学校可能会参考本科专业、所在学校的专业的级别、英语四六级成绩、科研情况等等。
因此,要在若干的学校中找到你愿意去且符合条件可以的去并不容易,需要收集大量的信息,做大量工作。
答案是肯定的,调剂后还需要复试!调剂复试准备真的是很熬人的,因为不确定哪个学校会发送复试通知,而且不清楚每个学校具体是什么复试要求和流程,找到具体的本专业学长学姐是十分有必要的,而且效率会很高,一定要尝试各种方法去找。
复试一般分为综合面试、英语水平和笔试。
英语主要是口语,有的学校也会考察听力,口语是准备自我介绍,然后列出常见的问题准备好,这方面的随机考察也就是平常英语水平的体现了,短期内很难有所提高。
其实不论是选择考研还是具体到择校、学习方式、学习环境这些问题上,都应该是建立在“认识你自己”的基础上的,从自己个性、取向、特长以及更深层的自我认知出发,做适合自己的选择。希望大家也在考研的过程中学习和自己相处。“今天尽力做的虽然辛苦,但未来发生的都是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