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11-8885
手机号:
验证码:
意向课程:
请选择
您的称呼:

思修与法律基础考试重点分享 思修与法律基础期末复习知识点

2025-01-10

一、思修与法律基础考试重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包括: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知识两部分的内容。

1、法律基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法学基础理论、基本法律知识、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重点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了解我国宪法和有关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规定,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2、基本法律知识部分,是我国宪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及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及主要规定。在法律意识和控制观念部分,是树立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如何提高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3、思想道德修养部分的主要内容是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学习成才等方面的修养,树立科学的世界现、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中,政治修养是核心,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是重点,心理修养是基础,学习成才修养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具体可以分为适应转变、健康成长;树立理想、把握人生;提高修养、完善人格三个部分。

4、思想道德修养的学习重点,在适应转变、健康成长部分,是充分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特征、历史使命与成才目标;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的决心;树立科学的世界现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态度。

5、出现在每个树立理想、把握人生部分,是树立崇高的理想、科学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和共产主义接班人。在提高修养、完善人格部分,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培养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思修与法律基础期末复习知识点

考试题型及分值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是非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论述题:(15分)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一)名词解释

1、人生价值: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2、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

3、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4、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5、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生活和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6、时代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体现民族特质并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格的总和。

7、价值观:是主体对客体有无价值、价值大小的立场和态度,是对价值及其相关内容的基本观点和看法。

8、道德:是以是非善恶好坏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9、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

10、人身权利: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权利。

11、财产权: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通过劳动或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和占有、使用、收益、处分财产的权利。

12、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

(二)简答题

1、简述人生价值中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二者相互区别、相互依存。

(1)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人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2)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

2、简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辩证关系。

(1)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指引

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可能变为现实。

(2)社会理想是对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社会理想归根到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并具体体现在每个社会成员为实现个人理想而进行的活生生的实践中。

3、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特征。

(1)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理念。

(2)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

(3)因真实可信而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

4、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1)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2)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3)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5、社会主义道德为什么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2)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3)为人民服务是先进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4)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准。

6、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2)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3)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4)服兵役的义务

(5)纳税的义务

7、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③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⑤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三)是非判断、论述、单选题

1.思想道德与法治的辩证关系

第一,法治是弘扬道德的有效手段。(道德践行离不开法治约束)第二,道德是实施法治的推动力量。(法治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撑)在国家治理方面,既要发挥思想道德的引领和教化作用,又要发挥法治的规范和强制作用。在个人修养方面,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是最基本的。

2.人生观及其主要内容

(1)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人生的根本观点或看法。

(2)主要内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

3.人生价值及其衡量标准

(1)人生价值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人生价值分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人的实践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表现为社会对个人需要的满足。)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人的实践活动对社会所具有的价值。(表现为个人对社会需要的满足。)

(2)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最重要的就是看一个人是否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为国家和社会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服务。

4.人的本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5.坚定信仰、信念、信心的内容(三个增强)

(1)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

(2)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3)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6.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

7.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四个方面的要求

(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2)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3)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4)爱自己的国家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主导全社会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核心价值观。

9.道德:是以是非善恶好坏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10.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和作用。其中认知功能、规范功能、调节功能是最基本的功能。

11.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

(1)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2)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3)顾全大局、遵纪守法、热爱祖国、诚实劳动,以正当合法的手段保障个人利益

12.社会公德及其主要内容

(1)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2)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13.职业道德及其主要内容

(1)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

(2)主要内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奉献社会

14.恋爱道德及其主要内容

(1)恋爱道德是指处理男女恋爱关系应遵守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总称。

(2)主要内容: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文明相亲相爱。

15.法律及其特征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内容,具有国家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特征:

(1)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2)法是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

(3)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

(4)法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

16.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环节

四个环节:法律制定、法律执行、法律适用、法律遵守。

17.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党的领导原则

人民当家作主原则

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民主集中制原则

18.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19.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0.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①法律至上②权力制约③公平正义④权利保障⑤正当程序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思修与法律基础考试重点\"的相关内容,总之,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学科的复习,注意总结答题技巧与答题方法,以提升答题能力。更多考研政治思修相关信息尽在新航道好轻松网!

备考百科
暂无数据
备考资料
更多
暂无数据
课程推荐
暂无数据
免费预约试听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您的称呼:
资料下载
手机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