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9
1、题型综述
阅读理解(A节)是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非英语专业)英语考试的第二部分。这部分要求考生能够阅读不同类型的书面材料。文章大多选自国外较新的书籍和杂志,如《纽约时报》《观察家报》《卫报》《金融时报》等。阅读理解的A节为多项选择题,由四篇文章组成,总长度约1500字。每篇文章有5道选择题,每题各有4个备选答案,共20道题,每道题2分,共40分。
2.命题特点
这部分的题材主要是突出当年或前一年的社会热点问题,包括经济、管理、社会、文化、科普等。体裁多为实用性强并体现书面交际功能的议论文、说明文和新闻评述,并没有应用文和记叙文。考生应能:
(1)理解文章要义;
(2)理解文本中的具体信息;
(3)理解语篇结构与语境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
(4)根据上下文推断重要生词或短语的意思;
(5)作出一定的判断和推断;
(6)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
3、设题规律
一般来说,每篇阅读文章设置的选择题都是按照文章的顺序逐段出题,即使有出现跳段的情况,先后顺序也不会改变。当然,也有一些例外,比如文章的主旨很可能会作为第一道题目出现,但却需要阅读全文来做出选择。在知道了这个规则的存在后,考生就可以粗略地划定作文中每个问题答案的位置,减少盲目搜索的时间。
阅读理解做阅读理解的通常步骤
(1)审读题干这一步的目的是对题目审查的点有一个大概了解,阅读时有所侧重。
(2)通读全文鉴于我们前期已经进行了长期的精读训练,长难句应该问题不大,这种情况下,通读全文是最稳妥的方式。通读过程中,注意把时间地点人名做好标记,把衔接词尤其是转折词标出来,把每一段的主题句标出来,把表明立场态度的词句重点标出。
(3)分析选项对于考察时间地点人物信息的题目,可以直接选出,注意偷换概念的干扰项。对于考察段落之间关系的题目,紧扣段落主题句分析。对于考察文章主题立场的题目,紧扣与文章立场态度相关的词句,分析哪些是干扰,哪些是作者的真正立场。
常见陷阱
(1)考研选取的文章通常习惯采用转折结构,即一开始先抛出一个对立观点,然后逐步转折到自己的立场。
(2)经常会有一个选项看起来头头是道,但完全是在说另一件事,跟文章不挨着,因此你也找不出它跟文章明显矛盾的地方,这一点要警惕。
(3)有的题目考察作者的立场,有的题目问的却是某人的立场,这一点要特别警惕,这也是错误率比较高的题型。
阅读理解“主要考查考生理解主旨要义、具体信息、概念性含义,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词义等能力”想要了解更多考研阅读相关方面信息可以关注新航道好轻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