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9
央财在每年10月份左右会一份统考招生计划,学生可在报考前查阅,进一步确认自己意向专业的拟招收人数。
央财不接受调剂,对于拟录取的考试也不允许在调剂系统中投递志愿,但对于大类招生的考生比如经济学院的经济学大类,考生在报考填报志愿的时候选择自己的意向专业,复试的时候大类专业每年是划定一个统一的分数线,考生复试后按总分数线从高低排序录取,结合所报专业确定录取专业,研招网报名时填报的学院和专业与拟录取学院和专业一致,不能再调剂,对于个别专业扎堆的,成绩排名没有进入报考专业的学生才需要调剂。
一、关于考试内容
(1)参考书目
2018年前,801参考书目主要是逄锦聚政治经济学,高鸿业宏微观经济学这三本书,2018年后,801经济学的参考书变为了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和曼昆《宏观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这三本教材,一定程度上意味着801经济学的考试内容难度加大了,但对于2018年和2019年的801经济学试题来看,虽然参考书目改为难度更大的版本,但考试题的难度还属于过度阶段,与803经济学相比还是容易些,但毕竟参考书目已改,我们还是要根据考试大纲来确定自己的备考计划。
(2)题型和分值
试卷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政治经济学的占比60分,第二部分西方经济学占90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各占一半,西方经济学计算题部分对于经济学院和其他学院分别出题,考生考试时要特别注意,一定找到自己报考的学院题目作答。对于题型结构来说18年主要是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19年又出现了新的题型,选择题,题型结构每年可能会有细微变化。
(3)关于考试侧重点
对于西方经济学的考试内容宏观经济学计算论述题的重点集中在经济增长理论里计算稳态时人均资本,人均产出,以及求资本的黄金率水平,或是根据题意来推导IS-LM模型,计算分析基础效应,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应用等,用总供给总需求来分析短期中的经济波动情况。基本上与大多数院校考察的重点类似。
微观经济学重点集中在消费者的优选择,生产者决策,寡头模型,价格歧视等方面,另一方面央财还重点关注了市场失灵中的外部性问题,公共物品的选择和帕累托优选择的计算题上面。
政治经济学:关于政治经济学央财801几年来参考书没有变,考察侧重点相对比固定,重点要把教材的课后题整熟。
总之801题目考的整体难度不大,但也很详细,需要同学们对知识点有一个全面和细致的把握,不需要练习过于复杂的题目,难易程度以课后习题为准,但对基础的知识要掌握牢固。
(4)考试题型分析
801经济学考试题型跟往年一样四类题选择题,简答题,计算和论述题,名词解释部分主要考了货币中性,自动稳定器,奥肯定律,经济租金,逆向选择。简答题考了运用IS-LM模型解释为什么要同时使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分析垄断造成的无畏损失,计算题主要考察了价格歧视合并定价与分别定价的利润之间的差别,还有博弈论里的纯策略和混合策略均衡,宏观考察了索罗模型和计算均衡的产出。
二、央财801复习规划
央财801经济学和803经济学参考书目中西方经济学部分是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曼昆《宏观经济学》,属于两本外国中级经济学教材。此外801经济学还涉及考察逄锦聚的《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属于对政经理论的理解和记忆性的考察,分值为60分。
大家在复习专业课时需从四个阶段开始:
(1)基础复习阶段(1-6月底)
基础阶段:以参考书目为作为复习出发点,做到精读教材3遍左右。整体上学习和理解范里安和曼昆的两本教材,对于比较晦涩难以理解的地方进行标注。其中,范里安的这本书难度较大一些,知识章节体系比较零散,需要把相似的章节放在一起学习,一遍学习核心在于培养对经济学知识体系的基本认知。在前期学习的时候可定会碰到自己难以理解的点,不要死扣,对于特别难以理解的知识和章节,要学会放弃。在此阶段,不要求考生的记忆能力和运用能力,就在于理解,能够理解60%的内容即可。
基础阶段必备资料: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及课后习题
(2)强化复习阶段(7-8月份)
强化阶段:糅合试题和知识点,掌握本校考试重点,强化难点。得暑期者的天下,暑期是专业课学习分分水岭。梳理目标院校历年试题命题规律和分布情况,提炼考点,着重掌握高频和中频考点,培养对目标院校试题的敏感性,掌握其命题风格和答题技巧。本阶段是在基础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对考情的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并且理清学习的侧重点,在此阶段要做好笔记,做到把书读薄,为心下一阶段复习做好准备。
另外在此基础阶段需要开始对政治经济学的一遍复习,政治经济学整体风格枯燥和文字性较多,因此要根据央财801经济学的考试试题历年考察情况,把考试涉及的章节知识,尤其是政治经济理论部分的学习,最起码过完一边,窍门在于每一章的每一节的标题往往是出题点,学会化繁为简,标注重点,以便于后期记忆背诵。
强化阶段必备资料: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曼昆《宏观经济学》,逄锦聚《政治经济学》、历年试题。
(3)提高复习阶段(9-10月份)
提高阶段:本阶段的主要目标是要提升做题能力和得分能力。需要对央财试题中所涉及的题型进行逐个击破。尤其是要加强对简答题、计算题以及论述题的做题技巧的分析和练习,做到整理完成参考书目中每一个考点所能涉及的每一种题型进行答题思路提纲的整理。这个过程是比较费功夫的,但是这恰恰是真正的成长的过程。另外就是需要加强背诵,需要背诵的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以及核心理论,在这个阶段要开始完成一轮记忆。
提高阶段必备资料: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曼昆《宏观经济学》,逄锦聚《政治经济学》,强化阶段笔记
(4)冲刺复习阶段(11月-考试)
冲刺阶段:强化记忆与模拟训练。进入考试前期,这个阶段就是不段的巩固和模拟训练的阶段,要把最近2-3年的试题进行模拟训练,并且尝试自己出一些模拟题进行不断的训练。规范自己的答题方式,注重答题过程中标准话术,以及对时间的控制。
三、院校选择篇
大家在考研选择院校时候,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而在选择院校之前,根据每个人考研的目标不同,所以在考研中选择院校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如果你是为了就业的话,那在选择经济学院校时候,一般是先选地区,然后选择学校,最后选择专业。
为什么呢,因为搞经济一般要去发展好的地区。经济形势好,就业地域性很强,例如天津财经大学,浙江工商,上海对外经贸,南京财经等大学,就是地理位置优势,而且经济发展前景比较好,虽然不是985/211,所以这种院校也是性价比很高的。反之像兰州大学,云南大学,江西财经等大学,虽然学科实力很强,但因为区位因素,所以它的就业前景就相对比较局限,只是在当地发展要好一些。
如果你考研的目标是单纯为了提高学历,也不是完全依赖就业,那选择就可以尽量偏向于综合性大学,例如西北大学,安徽大学,西南大学,这种综合性院校虽然经济学实力并不强,但是学校牌子,资源等占优,也是可以考虑的。
一般来说经济学考研里面根据学科实力档等分为五个梯队
►一梯队: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综合实力国内最强的四大天王,地理位置好,学科实力强,但是经济学的形式来看,具体推免生占的比较多,适合学霸类同学报考)基本报录比都是在12:1以上。
►第二梯队:中国人民大学(覆盖整个北方,三大全经济学科重点学校之一,985)、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11,国贸是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区位优势)、南开大学(覆盖整个北方但在北京处于弱势,不过也是三大全经济学科重点学校之一所以排第二梯队,985)、中央财经大学(覆盖整个北方,211老牌财经类,牌子响)、上海财经大学(覆盖整个南方,211,得益于上海金融中心优势)、厦门大学(覆盖整个南方但在上海处于弱势,不过同南开、人大一样是三大全经济重点学科学校之一);中山大学(老牌985名校之一)基本报录比在10比1以上,而且这个梯队的院校大小年情况严重,报考时要及时了解这些信息。
►第三梯队:是区位稍差的211财经和区位稍差但经济还行的985,其中包括西南财经大学(就业覆盖西南地区和深圳地区,211院校,金融一批国家重点学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就业覆盖湖北地区,211院校,金融二批国家重点学科)、兰州大学(区位处于劣势,但是区域经济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同时是985)、暨南大学(211,产业经济学全国第1,广州区位优势)、等;报录比也是在10比1左右,专硕一般为6-8比1。
►第四梯队:一些经济学科很弱的985学校或一些211学校以及一些不知名的地区性财经院校。如东北大学的经济学科不算强势,相对来说就业方面也没有很大的优势。财经类里面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江西财经,南京财经,浙江工商,天津财经等,报录比在8比1左右,适合普通院校同学以及跨考的同学报考,性价比很高。
►第五梯队:其他普通院校。例如宁波大学,青岛大学,江苏大学,河北大学等,综合性大学凭借自己原有的优良资源,积极发展经济学学科建设,虽然起步稍晚,但在经济学与其擅长的学科相结合的交叉专业领域表现十分突出。另外,一些省内经济类院校在与当地经济相融合的领域也表现突出。这些院校的实力不可小视,比如山西财经大学等,安徽财经大学等。报录比一般也在6-8比1,相对难度适中,有的院校会招收调剂。
总的来说,选择院校遵循下面两个划分标准:
1、按地区划分:东部沿海的学校(特别是上海、广东地区)>京津唐附近的学校>中部地区学校>西部地区学校。
2、按专业划分:重点财经类大学>重点综合性大学>重点文科类大学>重点理工类大学>一般财经类大学>一般大学。
三、就业前景篇
基本上经济学的就业分为以下几大类:
►商业性质的银行,其中包括中国工商、建设、农业银行等四大行和招商等股份制商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驻国内分支机构;
►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如中国人寿、平安、太平洋保险等;
►中央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
►金融控股集团、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担保公司;(需要注意的是:学经济学的同学都有资格去哦,并不是说只有金融专业才可以)
►证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上交所、深交所、期交所;
企业管理岗位,对外贸易人员,市场营销人员等(也是经济学同学毕业以后从事最多的职位之一);
►国家公务员系列的政府行政机构,如财政、审计、海关部门等;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
►大学高校老师,辅导员,培训师等(经济学里面理论经济学偏向于研究型,可以留在高校任职,或者从事经济学方面研究)
此外,如果能获得一些资格认证,就业面会更广,就业层次也更高端,待遇也更好,比如特许金融分析师(CFA)、注册会计师(CPA)、特许财富管理师(CWM)、基金经理、精算师、证券经纪人、股票分析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