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11-8885
手机号:
验证码:
意向课程:
请选择
您的称呼:

考研英语一作文如何写才能拿高分?

2025-01-17

1.作答:针对问题、充分展开

我们先来看作答。首先我要跟大家强调一句话:总立场没有好坏之分,但是分论点和展开有。

什么意思?用这一题来解释,你的观点可以是家庭作业好,也可以是不好,也可以保持中立。得分的差别不在立场上,而在证明立场的分论点和其展开上。

先看分论点:

反对家庭作业的分论点有三,作业没效果,增加负担,玩耍一样有益。支持家庭作业只要是说家庭作业能够巩固学习,并举例论证。这些论点都非常不错,被大家所接受。相反,学生的作文里面可能会出现“家庭作业不重要,因为小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开心的童年”或“家庭作业重要,因为改作业需要给老师提供一些工作量”等无效的分论点。

第二个例子看起来虽然可笑,但是大家要明白,在回答高难度的题目时,确实经常会出现分论点走偏的情况。关于这一点,大家可以看到“雅思写作为什么会写偏”这篇文章,我在文中解释了写篇的原因,严重性和对应的解决方式。

再看展开:

Firstly,thereisevidencetosupporttheideathathomeworkdoesnothingtoimproveeducationaloutcomes.CountriessuchasFinland,whereschoolchildrenarenotgivenhomework,regularlytopinternationaleducationalleaguetablesandoutperformnationswheresettinghomeworkisthenorm.

斜体是对于为何家庭作业没有效果的展开,采用了芬兰的例子,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这个分论点的展开只是一个例子,原文中还有其他的展开也同样到位。

正如刚才所说,展开也有优劣之分。比如一些同学在讲家庭作业没有效果这一点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展开,会说“家庭作业起不到提升效果:有些学生不做作业,就没有效果”。问题是还有做了家庭作业的同学呢?题目讨论的不是做不做的问题。展开这一点,是写作中最重要的环节,没有之一,大家可以通过查资料,学习范文的途径来积累一些分论点的展开。

2.连贯性:合理衔接

在这一点上,学生常见的写作问题是:

a.逻辑上虽然连贯,但是没有像范文中第二段的“firstly,secondly,finally”等连接词。这样在阅读的过程中会给考官带来很大的困扰,因为他们需要自行通过意思判断不同的分点。更不用说有时考生范文语言不清晰,逻辑混乱,考官要能看出分论点简直天方夜谭。

最后,试想两份考卷内容相似,一个用连接词清晰分割观点,另一个需要考官边看边想边划分,肯定前者要更好。

b.第二,连词有很多,但逻辑上接不起来,那也是王婆卖瓜。这边我用一个学生写的关于环保类话题的作文举下反例:

Globalwarminghassevereharmfuleffectsontheenvironment.Theriseofthetemperaturearoundpolarareaiscausinganincreasingareaofglacierstomelt.Asaresult,manypolarbearshavelosttheirnaturalhabitat.Forexample,IndonesiahasrecentlyannouncedthatitscapitalcitywillbesoonrelocatedasJakartaisextremelyvulnerabletorisingsealevel.

这位同学举的例子非常到位,但可惜尽管有forexample的支持,后面的例子逻辑上也无法和前文接上。修改也很简单,在forexample前面加上“Themeltingicealsoleadstotheriseofsealevel,threateningcitiesoflowelevations”。这句话一方面用also来引出冰川融化带来的另外一个弊端,另一方面通过低海拔城市受到的来自全球气候变暖的威胁衔接印尼迁移首都的例子。而再回看Simon范文中的举例,做数学题巩固数学概念和前文的论述衔接是非常到位的。

最后在段落的衔接方面,范文收尾呼应,都分别指出虽然家庭作业有弊端,但自己还是认为家庭作业是有必要的。此外,第三段开头:Inspiteoftheabovearguments,Isupporttheview…也很好得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一点上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写的时候,不断的提醒自己,我当前写的这句话和上一句话在逻辑上是否能够接上。以及,我在写另外一个并列点的,在转折的时候,在举例子的时候,都要加上相对应的逻辑连接词。

3.词汇:正确使用、难词

最后两项评分标准的第一条都是“正确使用”,这也正是很多同学扣分所在。基础不扎实的同学很容易在单词的搭配上出现问题,因为这些同学大部分的一个路径是“在背单词的时候背到了一个生词/阅读听力里遇到过这个生词–把它用到写作里吧,考官是nativespeaker应该能懂(不,考官已经晕了)”。

模糊地知道某个单词的中文意思,在写作中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因为中文的含义有细微的差别。

比如我最喜欢举的例子就是“清醒”,中文里面的清醒有三层含义,分别对应三个不一样的英文单词:醉酒相对的清醒sober;失去意识相对的清醒conscious;脑子混乱对应的头脑清醒clear-minded。而这三个单词还有自己的搭配。因此,只记忆最基本的清醒的含义,是无法用对这三个单词的。

词汇这一点,nativespeaker在写作中有最大的优势,massivedailyexposure使得他们对于常用单词的用法无比熟悉。当然,这篇范文中单词使用都非常准确,并且用到了一些相对难的单词。用这句话为例:

CountriessuchasFinland,whereschoolchildrenarenotgivenhomework,regularlytopinternationaleducationalleaguetablesandoutperformnationswheresettinghomeworkisthenorm.

这句话用到了动词top,educationalleaguetables,outperform,norm这些相对较难的词。

大多数同学,在保证不出错的基础上,可能只能写出“Unlikeothercountries,Finlanddonotgivehomeworktoitsschoolchildren.However,studentsfromFinlandusuallyachievehighergradesthanstudentsfromothercountries”这样的句子。

4.语法:正确使用、语法多样性

类似单词,范文的语法使用都是正确的。并且,Simon运用了很多不一样的句式,使得语法的丰富程度有了很大的提升。

拿整个第二段为例:前两句话分别出现了两个同位语从句:“reasonwhy”和“ideathat”;

第三句话举例芬兰出现了两个where引导的定语从句;

第四句话出现agree后的宾语从句和when引导的状语从句;

最后一句话有it作为形式主语引导的主语从句。

所以,就在这一段中,Simon运用到了三大从句类型,并且其中名词性从句中的三小类:主语从句,宾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也都有露出。

最后,关于词汇和语法这两点,主要还是看平时的积累。从范文里面学习挖出单词所在的短语,背诵记忆。句式多样性这一点,因为可以穷尽,所以可以列一张清单,里面包含自己现阶段能够驾驭的一些句式,比如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宾语从句,非谓语动词,这些都是大多数同学比较熟悉的语言点。等到能力逐渐提升后,可以再添加倒装,虚拟语气等比较难的语法点。然后拿着这张清单,在写作的时候提醒自己要写到这几个语言点。

备考百科
暂无数据
备考资料
更多
暂无数据
课程推荐
暂无数据
免费预约试听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您的称呼:
资料下载
手机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