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2.热爱国际汉语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和开拓意识。3.具有系统的汉语国际教育的专业知识、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4.具备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技能,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手段进行教学。5.能流利地使用一种外语进行教学和交流,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6.具有语言文化国际教育项目的管理、组织与协调能力。
导师:一共有14位导师:齐沪扬、任海波、方绪军、曹秀玲、王澧华、张新明、王励、石慧敏、秦惠兰、吴颖、刘慧清、姚占龙、张巍、胡建锋。
主要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学术地位:本专业归属的对外汉语学院是上海市重点学科(第二期)和上海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在国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在海外也很有影响。与国内和海外多个高校有经常性的学术交流。出版的系列丛书:“语法分析与语法教学”丛书、“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丛书、“商务印书馆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系列教材”丛书、“复旦博学语言学系列”丛书等深受海内外学者关注。创办的《对外汉语研究》杂志列入商务印书馆期刊方阵之中,于2012年成为CSSCI引文来源集刊。培养的学生在国内外各高校和学术界起着骨干的作用。
研究成果:近年来完成国家重大研究项目HSK(旅游)的研发,完成上海哲社项目、国家汉办规划项目、国家汉办工具书项目、上海市曙光计划项目多项;出版专著、教材近五十部,发表论文近四百篇。2010年出版了费十年之功编写完成的巨著《现代汉语描写语法》(商务印书馆),在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在研项目:从2004年以来,累计承担的科研项目达到了132项,人均占有科研项目在全国同类型学院中名列前茅。这些研究项目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7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8项(其中一项为重大项目),上海市教委重点项目8项,上海市教委一般项目16项,上海市晨光计划项目2项,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1项,教育部考试中心项目1项,国家汉办项目1项。
主要课程:分核心课程、拓展课程和训练课程。主要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第二语言习得、国外汉语课堂教学案例、中华文化导论与传播、跨文化交际、汉语语言要素教学、汉语偏误分析、汉外语言对比、汉语教学课程设计、现代语言教育技术、汉语教材与教学资源、中国思想史、国别与地域文化、中外文化交流专题、礼仪与国际关系、外语教育心理学、国外中小学教育专题、教学设计与管理、汉语国际推广专题、教学调查与分析、课堂观察与实践、教学测试与评估、中华文化才艺与展示等。
就业方向:海内外的高等院校、海外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和其他教育机构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工作以及涉外领域的其他工作。
更多资讯,可登录,考研就要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