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准备考研的同学都会想要对比专硕和学硕的区别来进行报考,也有一部分并不了解专硕和学硕是什么。新航道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相关资料,为您解答什么是专硕和学硕?
一、学硕与专硕具体指什么
学硕是指学术型硕士,侧重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目标是培养学术型,科研型人才。
专硕是指专业型硕士,侧重实践操作方面能力,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目标是培养专业型职场人才,满足市场需求。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要求有为期至少半年的实践环节,实践学分比重较学术学位更大。
二、具体区别体现
1.报考条件:从报考条件来看,报考学硕、专硕,都需要满足报考的基本条件。除基本条件之外,报考部分专硕的考生,如法律、法学,还须具备相关学科背景;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还需要满足相关工作经验年限等要求。
2.学习方式:从学习方式来看,学硕的学习方式为全日制,学制是三年。专硕分为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两种,学制为两年到两年半。
3.调剂区别:学硕可以面向学硕和专硕调剂,专硕原则上只能调剂专硕。
4.学习费用:由于专硕针对职场人士,因此学费远高于学硕。
5.社会认可度:从社会认可度来看,全日制专硕的社会认可度与学硕差不多,非全日制专硕的社会认可度还有待考量。
三、统考科目和导师制度区别
对于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考试科目由招生单位统一设定,并在招生宣传阶段予以公布,招生单位设定考试科目时学硕统考科目多选择英语一、数学一等,专硕统考科目多选择英语二、数学二等。
学硕一般实行独立导师制。在基本职能方面,研究生导师对学生进行研究生课程教学、课题研究指导与学位论文指导。在导学内容方面,研究生导师对其研究生在读研期间的全过程进行指导,并根据学校要求进入学位论文答辩程序。
专硕一般实行双导师制。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应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在培养过程中校内导师以教授理论知识、学术指导为主,而校外导师则以培养技能、指导实践为主。
学硕、专硕都可选择毕业后深造考博,但可采取的途径略有不同;也可以选择就业。在选择就业领域时,学硕侧重于学术研究领域,如高校、研究所等;专硕侧重于实践应用领域,如企业等。但许多招聘单位并没有硬性要求应聘者是学硕还是专硕,因此打铁还需自身硬。
以上就是什么是专硕和学硕?区别解读,学硕专硕的区别具体体现在定位上,但是报考条件和流程相同,考生可根据目标来做选择。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考研备考的详细知识点,可以继续关注我们新航道的官网,或者直接咨询新航道课程顾问,进行一对一讲解服务!